
标题“改造风水之法”更多内容请到周易协会首页
风水改造,包括从形势和理气两方面进行适宜调整,以使墓宅可对人产生良性诱导作用。
理气方面的调整改造:
根据飞星吉凶及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予以加强或削弱其力度。为了加强补救的力量,除在相应宫位采取措施外,还可同时在该宫的先后天卦宫位处作同样的设置。但应留意先后天卦位自身的五行要求,在调整改造时不宜相逆。
利用加强或削弱相应星位的五行之力以产生效果,是常用的方法。能表征五行者,为颜色、形状、质料、声音等,为收效明显多同时运用以上几方面。
人力改造地形、地势,使之符合风水要求:
在现代社会中,完全符合风水要求的地方很少,多数地形,大形善而有小疵,则可根据风水要求,或开渠引水,或筑池塘蓄水,使反背之水道弯环有情,使缺水之宅墓得水之利;来龙低平,砂山低缺者可以人工挑土石培龙补砂。
赵县柏林寺是以人工改造风水的成功案例。在2003年9月6日柏林禅寺万佛楼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上,净慧法师讲话中有言:“柏林禅寺创建于东汉末年,是唐代赵州禅师驻锡传禅之地,千余年来,几度兴衰,此次因缘际会,得以中兴。一九八八年五月本寺正式批准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,一九九二年着手重建,历时十二年,殿堂楼阁、寮舍斋厨、庵院塔廊,先后次第落成。由于前来参加修学活动的信众日益增多,已有的殿堂空间狭小,不敷使用;加之本寺地处平原,前无案山,后无依倚,且寺后是一大片低洼地,形成前高后低的劣势。有鉴于此,我们于一九九五年冬购进寺后洼地四十余亩,经多方筹划,取舍再四,最后决定在此建造万佛楼一座,两侧配以文殊阁、普贤阁,作为全寺的靠山。新落成的一楼两阁可容三千人同时举行佛事活动,能让更多的有缘人结缘佛法,分享安祥。”笔者为赵州人氏,自幼便知寺后是一大片低洼地,有时蓄水,寺门前为临街民居,气势局促。地势前高后低,前无案山,后无座山,这与背山面水的基本风水原则相违背。
柏林寺后部之万佛楼,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,通高为20米,为全寺的最高建筑。中轴线上从山门至万佛楼,共有五层,依动宅分析法,第五层万佛楼番星为天乙巨门土吉星,楼内中庭供奉五方佛,五数属土,可助巨门之力。万佛楼依周围游年而论为延年吉星,依穿宫而论为天乙吉星,又位于寺后,体制最为高大,作为全寺的风水镇山,趋吉之力自不一般。
“避风得水”为风水之真谛,避风方可聚气,得水则可旺财。柏林寺门前气势局促,并无水象。为弥补这一缺陷,在兴建万佛楼的同时,柏林寺又迁走寺门大片民户,建为大型广场,广场中设圆形喷水池。人流、车流加上池中之水,这样就在寺前形成了聚水局,成为吉相风水。
需要说明的是,以人工改造地形、地势,仅适用于大形善而有小疵者;大势凶者,完全靠人力修补难以凑效。
人力改造格局:
住宅格局不利者,或门路不合,或高低错位,可依宅法理论择吉修改,使之合局。道路冲宅者,可修影壁以挡煞。
合理利用植物化煞、旺财、挡煞:
有路水冲射时,可在相应位置栽培植物挡煞。
正确使用各种风水镇物以化煞、旺财、改运:
如镇河宝塔、文昌宝塔、镇邪宝塔、石敢当、化煞镜、葫芦、狮子、麒麟等。

